時間 2021年9月1日
地址 山東省青島市
設備 ME120全自動無人船平臺、CIT-3000F放射性檢測儀
2021年9月,云洲智能攜ME120全自動無人船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上放射性事件跟蹤監測與應急處置技術和裝備研究”的現場綜合試驗。該項目由清華大學牽頭,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儀表儀器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旨在開展沿海核電站鄰近海域海洋放射性泄漏事件的快速響應和跟蹤監測技術研究,研發海水放射性現場監測設備。該項目使用云洲ME120無人船搭載放射性檢測儀,對海洋放射性物質進行了跟蹤監測。
在無人船尚未投入應用前,對海洋放射性物質的跟蹤監測是一項復雜而艱苦的工作。據研發團隊負責人介紹,目前海洋放射性物質的跟蹤監測已由原位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的傳統模式,發展到采用岸(島)基站及海上石油平臺定點監測的模式。傳統非實時、斷續的檢測模式并不能對海洋放射性環境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更不能實現對海上核污染的及時預警。通過引入無人船這種可以搭載放射性檢測儀的高度自動化水上平臺,可實現海水輻射總量的長期自動監測和多種目標核素的自動甄別與檢測功能,同時解放勞動力和降低危險性。
圖 | 母船攜帶無人船抵達目標現場
本次核輻射跟蹤監測中采用ME120搭載核輻射監測設備,無人船平臺設計有升降鰭,將放射性檢測儀的探頭通過螺絲固定在ME120船的升降鰭上即可。無人船航行時可將設備升起,快速到達測量區域,并保護設備不受損壞;測量時可將設備放下,自動執行測量任務。
圖 | 無人船搭載設備示意圖
任務過程中,ME120無人船搭載著核輻射監測設備可自動按照系統軟件編輯好的工作位置、行駛路線與行駛速度進行作業,同時可實時回傳監測數據,并實時掌握核污染團位置和范圍,為科學制定應急措施提供大量的數據支撐。無人船的作業能力在放射性物質監測領域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
圖 | 測量現場實時數據
圖 | 現場作業中的無人船
將無人船納入海洋環境放射性物質跟蹤監測應用領域,對我國管轄海域的主要海洋環境介質實施放射性物質監測,可滿足高頻次放射性物質監測工作需求,為海上放射性事件應急處置措施提供豐富的基礎數據。無人船不易受暴曬、暴雨、濃霧等天氣影響,能夠降低人員勞動的強度和危險性,有助于構建多元化的放射性物質監測預警體系,對保障我國海洋環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