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2019年1月,南通如東縣海域
使用設備:M80探測無人船、Coda Octopus實時三維聲吶Echoscope
作業概況:
圖 作業現場
2019年1月15日至22日,中航能科公司采用云洲M80探測無人船搭載Coda Octopus實時三維聲吶Echoscope對南通市如東縣海域的風電樁基及海纜進行檢測。檢測目標為15公里110kV主海底電纜、80公里35kV回路海底電纜、38臺風機和升壓站。經過數天的作業,共檢測出樁基處海纜懸空多處,懸空高度數米;海纜沖刷裸露多處,J型管接出后持續裸露數十米;還發現海纜彎折半徑過小,海纜路由與已知施工坐標偏差等現象。
本次風電場樁基及海纜沖刷檢測實現12小時連續作業,檢測效率為20個樁基/天+20公里海纜/天。三維聲吶檢測結果實時形成并立即回傳,現場工作人員可及時調整任務航線及三維聲吶角度,對樁基周圍沖刷異常區擴大檢測范圍,減少返工率。無人船依照樁基位置和海纜路由自由航行,位置最大偏差小于1m,同時可保存任務航線,方便持續檢測形成歷史數據對比。
圖 現場監控
作業成果
經過數天的作業,完成對15公里110kV主海底電纜、80公里35kV回路海底電纜、38臺風機和升壓站的檢測。檢測出樁基處海纜懸空、海纜沖刷裸露、海纜J型管接出后持續裸露、海纜彎折半徑過小以及海纜路由與已知施工坐標偏差等現象。
圖 樁基周圍砂被受破壞,海纜懸空數米
圖 升壓站周圍存在環形沖刷區,裸露長度數米
圖 某樁基電纜管口至入泥處懸空裸露數十米
圖 海纜過度彎折
項目意義
本項目是中國首例應用無人船在風電場進行樁基及海纜沖刷檢測的案例。具有機動、靈活、安全性高等特點的無人船艇,可以彌補常規調查平臺在環境復雜、工況惡劣水域作業的局限性,以全新的解決方案破解傳統作業難題。
此外采用無人艇集群勘察可大幅提升作業效率、節能減排,以面積50平方公里的海上風電場勘察任務為例,使用1艘母船配合4條無人船聯合作業作業時間可減少75%,降低燃油消耗及碳排放83%。